日期:2025-07-21
作者:杨璨、向蕊
来源:团委
浏览量:
7月12日至17日,校团委“艺溯红途 青廉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奔赴革命老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联合当地文旅局、团市委、美术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红色基因传承、廉洁美育浸润、民族文化认同”三大实践模块,探索艺术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融合。
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根基
实践团成员前往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通过观摩珍贵实物展品、历史图片及复原场景,系统学习“巧渡金沙江”“围攻会理城”“召开会理会议”“宣传发动群众闹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体悟革命道路的艰辛卓绝和信仰力量的磅礴伟大;实地考察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皎平渡口遗址,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卓越智慧与钢铁意志。
采集口述历史,赓续长征精神
实践团分组采访了纪念馆副馆长、退役老军人、红色文物收藏者及当地群众,系统记录了长征口述史与革命家风。团队成员立足会理会议遗址、皎平渡等红色资源,收集素材,开展研讨,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艺术创作”融合路径,通过艺术再创作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生命力。
践行廉洁教育,涵养清风正气
在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广场,实践团通过主题宣讲与互动创作形式将廉洁教育与艺术美育相结合。以书法、绘画、海报等多元艺术形式,生动阐释廉洁文化内涵,积极倡导尊廉、崇廉、学廉、守廉的社会风尚。师生与市民共同创作象征高洁的莲花,书写清风箴言,将爱国情怀与廉洁操守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风景,进一步拓宽了以艺术服务基层廉洁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视野。
探访非遗技艺,增进文化认同
实践团前往绿陶博物馆,参观了解陶器发展历史与制作工艺,深度探访绿陶非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我校校友韩春寅先生。这位扎根家乡、致力于绿陶传承创新的学子,深情分享了母校赋予他的专业视野如何塑造了他对传统工艺的现代解读、设计创新与推广实践,为实践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堂行走在民族沃土上的沉浸式“大思政课”。实践团队将炽热的爱国情怀融入探寻的笔触、记录的镜头、创作的泥土中,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艺术诠释廉洁之风,以匠心对话民族根脉,以实际行动探寻艺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承的“大思政”实践育人新路径。
(图:邓紫威)